【記者蔡仁豪/金門報導】

金門自民國82年(1993年)結束縣長官派,而開始民選地方首長以來,20多年中,歷經了中國國民黨籍的陳水在、新黨籍的李炷烽、中國國民黨籍的李沃士,到現任無黨籍的陳福海等4位縣長。金門縣雖然有選舉權的人口數僅約10萬左右,而且10萬之中的大半人口亦不住在金門,但是選舉的複雜程度,絕不亞於台灣的任何一個大城市,甚至有過之而無不及。縱觀歷屆選舉,能夠影響金門政治版圖的因素有下列幾項:「宗親家族的勢力」、「年輕人的覺醒」、「新住民的力量」及「查賄力度與成效」。

「宗親家族的勢力」
金門的地方選舉,長久以來受到「宗親家族勢力」的巨大影響,其中「陳姓」與「李姓」兩大姓氏的對決,更是歷屆選舉的精彩好戲,從歷屆當選的4位民選縣長姓氏「陳李李陳」就可以看出一二。身金門第一大姓的「陳姓」,約有7000位宗親公民,佔了全金門15%的選票,而第二大姓「李姓」雖然人數不及「陳姓」,但「李姓」與其他姓氏宗親關係良好,足已組成對抗「陳姓」的同盟力量來分庭抗禮。雖然近年來宗親家族的影響力有漸漸式微的趨勢,但是兩大宗親勢力能否各自團結合作,依然是能夠左右選情的重要因素。

「年輕人的覺醒」
隨著教育的普及,受過良好教育的70後、80後年輕人漸漸掌權當家,有別於以往保守的民風,金門新一代的年輕人,具有更好的民主修養與是非善惡的判斷能力,所以比較不容易受幾千塊錢的誘惑,而出賣自己及子孫的未來。另外,政府政策大力扶持,鼓勵年輕人回流,加上以年輕人為主要使用者的社群媒體臉書「靠北金門」及「關心金門者」社團影響力越來越大,金門年輕人的覺醒將在往後的選舉中扮演越來越重要的角色。

「新住民的力量」
金門有將近3000位的「新住民」,新住民比例占全台之冠,每16戶就有1戶是新住民,他們之中的絕大多數是嫁來台灣的外籍配偶。另外,金門尚有2000多位來自台灣的「原住民」及3000多位具有合格投票權的金門大學學生,他們也算是另類的「新住民」。以往在社會中屬於弱勢族群的「新住民」,因為在金門受到宗親勢力及買票因素影響較少,或許這8000多位的「新住民」將成為選戰中關鍵的少數。

「查賄的力度與成效」
「賄選買票」一直是金門地方選舉心照不宣的痛,坊間傳聞「1000萬買一個議員」、「500萬買一個議長」也不是空穴來風,某某當選議員因賄選被法院判決當選無效的新聞更是時有所聞,在賄選歪風被端正之前,一定還有不肖政客妄想用「金錢」把金門的未來給買了,所以檢調單位查賄的力度與成效,在金門選舉中,依然是為金門未來把關最重要,也是最後的一道防線。

arrow
arrow

    金門時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